近期,两起航班遭遇意外状况的事件频发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这些事件使得原本应当便捷的空中旅行,对乘客来说,转变为一场充满紧张与忧虑的体验。以下是对于这些令人不安的飞行事件的详细叙述。
春秋日本航班急降
6月30日,一段网络视频记录了乘客在乘坐SPRING JAPAN公司IJ004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日本东京成田机场的途中,遭遇了急剧下降的惊险一幕。在这架飞机上,从高空万米的位置急剧下降至大约三千米的低空。这次意外的急剧下降使得飞机上的乘客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时刻,许多乘客无疑都承受了极大的惊吓。
日航航班紧急降落
6月30日20时50分左右,日航8696航班搭载波音738型客机从上海起飞,目的地为成田机场。然而,该航班在关西机场被迫实施了一次紧急降落。日本国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经过调查与核实,确认了包括191名乘客在内的所有机组人员均未遭受伤害或不适。尽管如此,机舱内出现了疑似减压的情况。飞行员发出紧急状态通告,作出调整,选定新的降落地点。紧接着,航班顺利完成着陆,安全得到保障。
乘客亲历描述
7月1日破晓时分,搭乘航班的王女士透露,她们原本计划前往日本度假,同时庆祝她的生日。然而,不幸的是,她们遭遇了飞机急剧下降的紧急情况,并且氧气面罩意外地脱落了。尽管王女士觉得飞机下降并不算剧烈,但她可能因为惊吓而出现了头晕目眩的症状。在氧气面罩脱落之后,乘客们开始呼吸氧气,机舱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寂静,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。7月1日凌晨,吴女士透露,该航班起飞后不久,机舱内的氧气面罩突然脱落。随后,飞机从数万米的高空开始急剧下降。这一下降过程持续了超过十分钟。
机长专业解析
陈建国资深机长指出,在9000至12000米的高空巡航期间,由于空气密度降低和气温下降,乘客的舒适度需借助增压系统来维持。若增压系统出现故障,飞机内部压力将难以保持,飞行员需将飞机降至约3000米的安全飞行高度。另外,飞机所配备的氧气系统可为乘客提供约15至22分钟的氧气补给。若飞行航线穿越山区或高原地带,若无法直接降低至3000米以下的高度,则旅客应确保其安全飞行高度不超过4500米。
过往类似事件
央视财经频道报道,2018年,印度捷特航空公司一架从孟买起飞的航班在起飞后不久紧急返航。原因是机组人员未能对客舱进行增压处理,导致气压出现异常。这一状况导致大约30名旅客出现了耳鼻出血的症状。尽管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,但每次发生都让乘客感到极度恐慌。
航空安全思考
航空公司需加强飞行安全意识,并定期对增压系统等关键设施进行维护与审查。在飞行过程中,如遇紧急情况,飞行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确保乘客的安全。此外,乘客亦需掌握必要的飞行安全知识,以便在紧急时刻保持镇定。
此次意外事故过后,民众是否还能如同以往那般,毫不犹豫地选择飞机作为旅行工具?
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UCATV游戏站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好游推荐
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