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湖南中医附一院对患者进行了颈椎矫正手术,然而,术后患者的颈椎却遭受了损伤。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,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未有所好转。由于病历资料的缺失,患者未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面对这一事件,我们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
正骨受伤情况
2023年,冯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颈部正骨手术。手术完毕后,5至10分钟内,她便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,并在母亲的搀扶下返回了门诊。同年10月19日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利用影像学检查发现,冯姚的环椎左侧出现了线状阴影,这一发现揭示了骨折的可能性。由于身体受损,她的行动能力受到了限制,这种状况极大地干扰了她的日常生活。
各方回应态度
6月18日,潮新闻记者与湖南中医附一院院办取得联系,对方回应称需联络宣传部门。随后,记者联系长沙市雨花区卫生健康局宣传科,工作人员指示需先咨询相关科室,并在掌握详情后提供回复。湖南省卫健委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则透露对事件了解不多,需向上级领导汇报,汇报完毕后才能作出回应。目前,各相关方的回应均未能明确事件处理的最新进展。
异地求医艰难
冯姚为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援助,于2024年随家人一同抵达北京。自事故发生以来,涉事医院尚未提供任何赔偿,治疗费用均由其家庭预先承担。冯姚透露,在湖南修养了一段时间之后,她计划出售个人房产,目的是为了筹集更多资金,以便在北京和上海继续接受治疗。在这段漫长的治疗期间,她个人以及她的家庭遭遇了沉重的经济负担,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病历获取难题
冯姚多次向警方提交报案材料,其目的在于获取与事故相关的门诊病历及其电子副本。然而,医院方面以“病历已提供”、“无电子病历”等为由,拒绝了冯姚获取这些资料的要求。由于缺乏病历,冯姚未能启动司法程序,她在追求自身权益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。
病历书写成谜
医院监控录像资料表明,在2023年10月7日的上午10点50分左右,一位身着医生服装的个体向护士进行了关于病历本填写情况的咨询,护士则反馈病历本尚未完成填写。冯姚女士表示,她曾两次在姚医生处接受治疗,但并未亲眼看到姚医生进行病历的书写或电子病历的录入操作。在这种情形下,医院对病历书写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成为一个亟需关注的议题。
卫生部门处理
冯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《告知书》,内容显示长沙市雨花区卫生健康局于2025年6月3日接收了其反映的问题,并已做出处理决策。工作人员汤先生透露,相关人员已被询问,相关监控视频资料也已收集,不过病历移交的具体情况尚未得到确认。至于卫生部门,他们后续将如何推进问题的解决,目前情况尚不明朗。
针对病人在当前情况下如何保障合法权益的问题,各界意见不尽相同。我们衷心希望读者能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。同时,我们也提倡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,以此提升其传播力度。
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UCATV游戏站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好游推荐
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