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YU7一经上市,便迅速点燃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情,短短3分钟内,其预订量便突破了20万台;此后的销售业绩亦十分亮眼;与此同时,二手市场也异常活跃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。
惊人销售数据
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,YU7自上市起3分钟内,预订量便突破20万台;经过一小时,预订量增至28.9万台。至开售18小时后,锁定订单数进一步攀升至24万台以上。这种在短时间内展现出的强劲销售态势,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该车型的浓厚兴趣,同时也凸显了小米品牌在汽车行业的显著影响力。
销售门店盛况
27日凌晨11点半,上海宝山区的小米汽车销售代表透露,近期他们每日的工作时长均超过18小时。该销售点的繁忙程度,已超越首款车型小米SU7上市初期的情况。这一情况充分表明,YU7的上市吸引了大量客流,同时也揭示了销售团队所面临的重压。
准现车快速售罄
于26日晚22点开始销售的车型,均为YU7 Max系列,起售价定在35.04万元,消费者需先支付2万元定金,预计交付周期在1至5周之间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这些车辆在开售当天便告罄,这一情况进一步激化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。与此同时,那些等待时间较长的普通订单客户,其紧张情绪也愈发突出。
消费者抢单压力
等待时间拖得较长,所以提前锁定购车订单对于尽快提车至关重要。有网民调侃,在26日晚上22点30分之后锁定的订单,今年可能无法成功提车。众多购车者将这一情况与网络上热议的Labubu抢购事件相提并论,这种对比凸显了消费者在抢购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。
二手市场溢价转让
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普遍表达了无法购买到实车的困扰,与此同时,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市场中,YU7车型的订单溢价转手现象却十分盛行,其转手价格有时甚至攀升至两万元之高。一些卖家辩称自己并非黄牛,而是因个人喜好购买后为了盈利而转卖。更有卖家成功抢购到三辆现车,并将每辆车加价4000元后再次出售。这种现象也为部分人带来了盈利的可能。
竞品对比宣传
6月26日,小米YU7正式面世,与此同时,上海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品牌推出了“宝骏云海”与YU7的外观对比,并持续发布相关视频内容。在这些视频中,宝骏云海被推崇为一种时尚的替代方案,对于那些未能成功购买YU7的消费者而言,它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替代选项。这一连串的活动显现出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局面异常激烈。
小米YU7的抢购热潮持续时间几何?这一现象对汽车市场结构将产生何种影响?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赞、转发,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。
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UCATV游戏站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好游推荐
MORE +